在Windows 11操作系统中,"此电脑"作为核心文件管理工具,其入口的调出方式直接影响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效率。与传统Windows版本相比,Win11对桌面图标布局和功能入口进行了重构,导致部分用户难以快速定位"此电脑"图标。本文将从系统设置、快捷操作、终端命令等八大维度,系统性地解析调出"此电脑"的多种实现路径,并通过横向对比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与操作成本,为不同层级的用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电	脑如何调出此电脑win11

一、桌面图标显示设置

通过系统个性化设置恢复桌面图标,是最直接的调出方式。

操作路径步骤复杂度适用场景系统影响
右键桌面→个性化→主题→桌面图标设置3步操作(含子菜单)初次使用或图标被误删长期保留图标,占用桌面空间
设置→个性化→主题→桌面图标设置4步操作(含层级跳转)触控设备或右键失效场景需记忆更深的系统路径

二、运行命令调出

通过系统内置指令可绕过图形界面直接启动。

指令类型输入内容响应速度扩展功能
Win+R 运行框explorer shell:::{20D04FE0-3AEA-1069-A2D8-08002B30309D}即时响应可关联其他系统文件夹
PowerShellexplorer.exe ::{20D04FE0-3AEA-1069-A2D8-08002B30309D}需命令执行时间支持批处理脚本集成

三、任务栏快捷入口

通过任务栏右键菜单可快速固定或调用。

操作方式配置时长持久性空间占用
任务栏右键→工具栏→新建桌面单次配置约10秒长期有效直至手动取消占用任务栏横向空间
直接拖拽"此电脑"到任务栏即时生效需手动固定防止丢失仅占单个图标位

四、文件资源管理器导航

通过左侧导航栏的层级结构访问。

访问路径点击次数路径稳定性学习成本
快速访问→本机磁盘→向上箭头3-4次点击受最近使用记录影响需理解导航逻辑
左侧导航栏→本机→电脑2次点击固定路径不变化直观易记

五、开始菜单搜索

动态搜索技术提供智能匹配结果。

搜索方式匹配速度结果排序误操作风险
开始菜单输入"电脑"亚秒级响应按使用频率排序可能选中相似应用
语音指令"打开此电脑"需语音识别时间优先显示常用应用环境噪音可能干扰

六、控制面板入口

传统设置面板仍保留功能入口。

访问路径操作步骤系统权限适用场景
控制面板→外观和个性化→任务栏→通知区域→自定义5层层级跳转需管理员权限企业版多用户环境
上帝模式文件夹→系统图标管理需创建特殊文件夹普通用户权限即可高级用户快捷操作

七、第三方工具辅助

通过增强型软件实现功能扩展。

工具类型配置难度资源占用兼容性风险
StartAllBack等仿旧工具中等(需调整皮肤)持续后台进程可能与系统更新冲突
AutoHotkey脚本高(需编写代码)极低(绿色运行)依赖脚本稳定性

八、多端协同调用

跨设备场景下的特殊调用方式。

设备组合操作特征网络依赖延迟表现
手机远程桌面连接需安装远程客户端强依赖网络质量操作延迟明显
平板模式触控操作手势优化界面本地Wi-Fi环境流畅度接近本地

在Windows 11的生态体系中,"此电脑"作为核心系统功能的具象化入口,其调出方式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操作系统的多维交互理念。从桌面图标的物理呈现到运行命令的逻辑调用,从任务栏的快捷入口到控制面板的传统路径,每种方法都对应着不同的用户习惯和使用场景。对于初级用户而言,桌面图标显示设置和开始菜单搜索提供了最直观的访问路径;而对于进阶用户,运行命令和任务栏自定义则展现了更高效的操作可能。第三方工具的介入虽然扩展了功能边界,但也带来了兼容性和安全性的考量。在多端协同的场景下,系统展现出了强大的跨设备适配能力,尽管存在网络依赖和操作延迟,但基本满足了移动办公的核心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在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也通过隐藏非关键功能的方式强化了系统的简洁性,这种设计哲学既降低了新用户的学习门槛,也要求老用户重新适应人机交互的新范式。随着系统更新的持续推进,未来"此电脑"的调用方式可能会进一步融合语音控制、人工智能预测等前沿技术,形成更智能化的交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