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例题及答案(二次函数例题解析)


二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既是代数与几何的交汇点,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载体。其例题设计需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思维能力的梯度性,通过多维度解析可揭示函数本质特征。典型例题应覆盖标准式、顶点式、交点式三种表达形式,融合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解题策略,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本文精选六道典型例题,从定义辨析、图像分析、参数求解、实际应用等角度展开,通过表格对比不同解法差异,强化学生对二次函数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核心要素的理解,并针对含参问题、动点问题等难点进行专项突破。
一、基础概念辨析
例1:判断函数y=2x²+3x-5是否为二次函数,并说明理由。
判断依据 | 具体表现 | |
---|---|---|
最高次数 | x²项系数非零 | 是二次函数 |
定义形式 | 符合y=ax²+bx+c(a≠0) | 符合标准定义 |
答案:是二次函数。理由:①最高次项为二次;②二次项系数2≠0;③符合标准形式。
二、图像性质分析
例2:画出y=-x²+2x+3的图像,并标出顶点、对称轴。
函数形式 | 开口方向 | 顶点坐标 | 对称轴 |
---|---|---|---|
一般式y=ax²+bx+c | 向下(a=-1<0) | (1,4) | x=1 |
顶点式y=-(x-1)²+4 | 向下 | (1,4) | x=1 |
答案:顶点(1,4),对称轴x=1,图像开口向下。解析:通过配方将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直接读取顶点坐标。
三、顶点坐标求解
例3:求y=3x²-6x+5的顶点坐标。
解法类型 | 计算步骤 | 结果 |
---|---|---|
配方法 | y=3(x²-2x)+5=3(x-1)²+2 | (1,2) |
公式法 | x=-b/(2a)=6/(2×3)=1,代入得y=2 | (1,2) |
答案:顶点坐标(1,2)。两种方法殊途同归,体现数形统一思想。
四、交点式应用
例4: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1,0)和(3,0),与y轴交于(0,6),求函数解析式。
已知条件 | 表达式特征 | 待定系数 |
---|---|---|
x轴交点(-1,0)和(3,0) | y=a(x+1)(x-3) | a值待定 |
y轴交点(0,6) | 代入x=0得y=-3a | -3a=6→a=-2 |
答案:y=-2(x+1)(x-3)。解析:利用交点式快速构建解析式,通过y轴交点确定系数。
五、参数问题求解
例5:当m为何值时,y=(m-2)x²+3x-1是二次函数?
关键条件 | 限制要求 | 解集范围 |
---|---|---|
二次项系数 | m-2≠0 | m≠2 |
定义域限制 | 全体实数有效 | 无额外限制 |
答案:m≠2。解析:紧扣二次函数定义中二次项系数非零的核心条件。
六、最值问题探究
例6:求y=2x²-4x+7的最小值。
解法类型 | 计算过程 | 最小值 |
---|---|---|
配方法 | y=2(x-1)²+5 | 5 |
公式法 | (4ac-b²)/(4a)=(4×2×7-16)/8=5 | 5 |
答案:最小值为5。两种方法均通过变形找到顶点纵坐标。
七、实际应用建模
例7:某商品售价提高x元后,销量减少2x件,原日销30件,单价10元。若每日利润为200元,求x。
变量定义 | 关系表达式 | 方程构建 |
---|---|---|
售价增量x元 | 新售价(10+x)元 | 销量(30-2x)件 |
利润模型 | 利润=收入-成本 | (10+x)(30-2x)-10×30=200 |
答案:x=5或x=10。解析:建立二次方程模型,注意舍去不符合实际的增根。
八、综合题型突破
例8:已知抛物线y=ax²+bx+c经过(1,0)、(0,2),且对称轴为x=1.5,求解析式。
已知条件转化 | 方程构建 | 求解结果 |
---|---|---|
过点(1,0) | a+b+c=0 | 基础方程1 |
过点(0,2) | c=2 | 确定常数项 |
对称轴x=1.5 | -b/(2a)=1.5→b=-3a | 系数关系式 |
答案:y=-2x²+6x+2。解析:联立三点条件,通过消元法求解参数。
通过对八类典型例题的深度解析,可见二次函数问题始终围绕"数形结合"的核心思想展开。从基础概念辨析到复杂建模应用,需重点把握:1.二次项系数对开口方向的决定作用;2.顶点坐标公式的双重应用价值;3.交点式与一般式的灵活转换;4.含参问题中的多条件联立;5.最值问题与几何意义的对应;6.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能力。建议通过建立错题档案,分类整理图像类、参数类、应用类题目,强化对函数动态变化的直观理解。





